我們社區為了安全想在原有的系統上,加裝一道感應門。
採取的作法是,直接找原本的廠商估價並議價。
並未採取多方議價的原因是,
(1)委員們並沒有這方面的專業;若是多方報價最後採取最低價標,很有可能犧牲了品質。

(2)預算有限;我們沒有錢去請專家來確認數個廠商的方案中,哪個最有利。
(3)合作愉快;原本的廠商品質算不錯,就算略有缺失也都會解決。

裝完之後,出現了一些小問題,過了一個多月都還在測試階段。

假設,這時有另一群人要來找碴,其實我們有很多瑕疵會被攻擊。
像是,
(1)未驗收就付款;但瑕疵跟感應系統無關,而是原有的門就有狀況,加了感應系統後讓問題被放大。
(2)花了錢但沒有實效;但不花錢就絕對不會有答案。

說了這麼多,我想講的是,從這麼一點小事情上可以看出,
要當事後諸葛是很容易且廉價的。
我只消等著對方做了事情、出錯,就算是錯再小都可以見縫插針。
然後再找個說詞把事情放大,這時候,不明就裡的一群人就可以形成群眾力量。

輿論就此形成,政爭就此展開。

但政爭完了呢?門有裝好嗎?在政爭中奪權的人,下次有學到教訓嗎?
有,他們有學到教訓,學到下次如何能在政爭中脫穎而出,變成得利者。
而不是學到如何把門裝好的教訓。

為什麼門要裝好這麼難?

因為在資源、時間、能力都有限的狀況下,做出的決定往往不會是「永遠最好的決定」,只會是「當下最好的決定」。
只要外在環境(預算、能力)不改變,換了一批人不等於感應門會裝得比較好。
可惜我們現在大都是結果論,只要「當下最好的決定」有任何瑕疵,就會是被抨擊的對象。
而且妙的是,抨擊的一方往往說不出具體有效的改革方案,
只會指著別人的鼻子說:「你錯了!」

但我們回到最原始的問題:「裝感應門是為了誰?」

是為了社區住戶。
鬥爭是誰在玩?通常是社區中少數的少數。
所以,鬥爭的結果,社區庶務無法推行,受最大影響的是全社區住戶。
得利的人,是鬥爭的勝利者,只是少數中的少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usan12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